首页> 律政>

非诉行政裁定不服救济路径

时间:2025-02-13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某矿山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评析

某矿山有限公司因违反劳动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被劳动监察部门查处。劳动监察部门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决定书》,要求该公司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并加付50%的赔偿金。由于该公司未自动履行义务,劳动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经审查作出准予执行的行政裁定。在执行过程中,该公司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该行政裁定。

争议焦点与救济途径探讨

本案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被执行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非诉行政执行准予裁定不服时,应如何寻求救济;二是人民法院对于被执行人提出的“申诉”异议,应以何种方式予以答复。

非诉行政执行裁定当事人救济方式的惯常理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对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后,应当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不服准予强制执行的行政裁定不能提起上诉,且未规定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导致实践中当事人(主要是被执行人)对准予执行的裁定不服却找不到救济途径。

一般理解认为,申请强制执行的非诉讼案件,没有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程序作出裁判,其实体由人民法院之外的有关机构作出。人民法院对提请强制执行的申请,仅作非审判程序的审查,对这种未经审判的非诉裁定,人民法院无法按照审判程序进行再审。

现有法律框架内救济途径的现实选择

为了确保案件审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有必要设置一定的监督、救济途径,给予被执行人一个正当的救济方式。

(一)引入申辩制

为弥补对申请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进行书面审查的不足,人民法院在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后,先向被申请人送达“行政执行通知书”,明确告知被申请人如果对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辩。这样既保护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缓解了被申请人的对立情绪。

非诉行政裁定不服救济路径相关法律

  • 解除合同后仲裁仍可行?🤔

    问题解答合同解除后的仲裁适用范围在处理合同解除后的相关纠纷时,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以下是一些关键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则不能仲裁法明确排除的纠

  • 工伤纠纷救济途径有哪些?🌟

    工伤救济途径详解当职工遭受工伤,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或对工伤保险待遇存在异议时,以下途径可供选择1. 申请工伤认定复议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单位如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满,可以依法申

  • 工伤认定中止如何应对?🤔

    工伤认定决定的相关规定及法律依据在处理工伤认定决定的过程中,司法机关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必须以这些部门的意见为依据。然而,在

  •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详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劳动合同、购房合同、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等都是常见的合同类型,它们大多属于行政合同的范畴。签订行政合同后,纠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旦出现纠纷,对双方都会产生不

  • 购房合同纠纷咨询住建局或法院🔍🏢

    房产纠纷解决途径详解解决购房过程中发生的房产纠纷,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行政和诉讼等,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1. 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合同当事人基于友好原则,通过相互协商来达成共识

  • 2022年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不属于救济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救济权的体现侵权行为一旦发生,不仅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还可能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有权主张赔偿。侵权赔偿主要分为人身伤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两大类。主张赔偿可以通过协商